RSS

客籍婦女多穿褲裝

概說 客籍婦女多穿褲裝
首先,在這裡我們分成閩南服飾和客家服飾兩個系統,來談台灣早期民間服飾的慨況。
閩南系統
台灣的氣候不是四季分明,而是充滿四季如春的感覺,確實要分也就是冬、夏二季。故衣服方面,就如『台灣通史.風俗志』上所說:「台灣多燠,南北稍殊。夏葛冬裘,儘堪度歲,故無狐貉之需」,只需夏、冬二季的衣服,不必毛衣或皮衣。男子衣服有:長袍、馬掛、袷、掛、馬甲、裘、衫、褲等。長袍、馬褂、馬甲算是盛裝服,其餘大抵當做常服。不過質料若是絲羅綢緞,往往就包含盛裝意味;棉、麻、葛布則被視為常服之用。春、夏季大抵穿衫、褲為主,秋、冬之時再加上袷、掛、裘等。馬甲則依材料不同,夏、冬均穿。女子衣物夏季主要是衫、掛、裙、褲。其他尚有肚兜、雲肩。衫最普通,在閩南系統叫大淘衫,冬天和男子大抵相同,但無男子式的長袍和馬掛。肚兜穿在裡面,是用來吸汗的內衣;但有些用綢緞裁成,刺繡精美細緻,顯然亦有炫美之意。雲肩和肚兜正好相反,原意是飾之以炫美。但對貧素人家而言,卻變成實用之物。因為貧寒人家難得置備幾件有緄邊刺繡的絲綢衣衫,必須盛裝之時,便是借助於雲肩。至於頭上腳下,男子大抵是冬天戴瓜皮帽,也稱小帽;腳下著包頭鞋,大多布底緞面。女子不戴帽,亦少梳旗裝女子的兩把頭或大拉翅等髮型,而是在額上加額帕或勒子;腳下則仍沿襲宋朝以來的陋規,穿弓鞋或三寸金蓮等,款式各地下同,譬如澎湖婦女的鞋尖往內彎,最常見的則為平頭式或尖頭式。

概言之,服裝在男女的分別之外,還依時代、地理形勢、職業等而有所不同。『台灣通史』上的這些記載即可充分證明:「沿海漁戶悉以薯榔染衣,其色為赭,渝水不垢。所業不同,則所服亦異,固可一望而知也。」「衣服之式,以時而易。從前男子之衣,皆長過膝,袖寬四五寸。自同治季年以來,衣則漸短而袖漸寬,有至一尺二寸者,今則漸復其初矣。」「沿海多風,近山多瘴,商工農漁皆裹黑布。而士子則戴小帽、衣長衣,有事必加短掛。彬彬乎儒雅之林也。」(卷二十三風俗志)

客家系統
男女衣服同為衫、襖、掛甲、褲,女子另外尚有裙。衫是單層衣衫,皆是夏天穿。男子大抵為對襟短衫或長衫;女子所著則名為大襟衫,但民初之時,年輕女子亦多著大襟短衫。襖有短襖、長襖或棉襖、皮襖等,則是秋冬季節的衣物,一般採用大襟。掛指馬掛,和閩南系馬掛一樣,也是穿在長袍之上。掛甲則同閩南系統的馬甲,同樣以質料來分冬或夏穿。褲的部分,客家男人多穿褲腿褲,也穿和女人相同的大襠褲。這大襠褲在閩南系統另稱合襠褲,也是男女通用。

盛裝或常服的區別,大抵同於閩南系統,也是比照行動便利的程度或質料的貴賤來分。行動上較礙手礙腳的長袍馬掛,就做為外出服或慶典祭祀之時穿;短衫褲子,則是家居常服。事實上一般習慣把台灣的客家分成北部客家和南部客家。居於桃園、苗栗一帶的北部客家可能是和閩南人較多接觸,有些地方和閩南系統已無多大區別,譬如領襟部分的緄邊方式就和閩南作風完全一樣。但居於美濃、高樹的南部客家,卻在固守傳統的心理下,保持著極多客家風貌。一直到現在,美濃地方仍有一些年老的客家婦女穿著以藍布或黑布裁製成的「大襟衫」,充分展示著客家人樸實無華的獨特心性。

鞋帽的部分,客家男子的穿戴和閩南男子差別不大;女子卻有極大的差別。客家婦女因生活環境上的因素,大抵勤於勞動。她們不像閩南婦女自小纏足,而是維持天足,平常穿拖鞋式繡花鞋,而且是晚上洗過澡後才穿鞋;襪子及繡花包鞋則是結婚時才穿。此處對於童衣略做一點補充。一般說到服飾,往往省略掉童衣,因為衣服主要是從性別而不從年紀來分,所以小號的男人衣服就是男童衣服,女童衣服也一樣。不過,就像今日有「娃娃裝」這個名詞一樣,早先時候台灣的小孩子還是有些專屬他們自己衣服的名稱。譬如嬰仔衫、和尚衫,而他們穿的開襠褲也可以稱為蛙褲。
閩客比較
因閩籍泉州人最早來並居住在西部平原,從事工商,生活較安定。漳州人則在鄉下農村從事耕種。後來的福州人從事餐館、理髮、服裝等行業,粵籍客家人在北、中、南部的山腳從事農業,其不同生活環境及方式,影響他們穿著的發展。另外閩籍婦女的纏足,與客籍婦女的天足,也影響其活動範圍。閩籍婦女穿得比較裝飾華麗,務農的客家人則比較樸素。

另外北部客家來台,較遲於六堆客家,當時因交通逐漸方便,與當地閩籍居民的往來頻繁,故北部客家的服飾,部份又與閩藉相近。唯有六堆客家地處偏僻,加上民性保守,故其衣飾堅守傳統,不曾改變。

來台的閩、客籍男女的傳統服飾,男人均為衫褲,女人均為衫裙或衫褲,上下分開的式樣。兩籍衣服上的基本結構皆相同,而兩者的男裝形態上也完全一致。婦女服裝差異較大,就普通階級一般婦女的服飾作比較,可因其居住環境及生活習慣的差異,歸納以下數點異同:

1. 閩籍婦女多穿裙裝;客籍婦女多穿褲裝。
2. 閩客的裙裝內,同配以長褲,是兩者相同之處,而閩籍之長褲多較華麗。

 

發表留言